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创服务 > 创客沙龙 > 正文

第三十三期白鹿创客沙龙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专题讲座成功举办

【来源: | 发布日期:2025-03-31 】

为积极备战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并做好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入孵项目的运营与指导,3月28日,由创新创业学院、大学科技园联合举办的第三十三期白鹿创客沙龙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专题讲座在大学科技园一楼研讨室举行。本次讲座邀请了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周欢伟教授和江西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邱鑫博士主讲,各类竞赛参赛团队师生近120人参与活动。

国赛金奖第一指导教师邱鑫博士在主题为“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解读---地方高校中国国际创新大赛组织秘籍与培育新范式”的讲座中,提出重点项目备赛的“五问四性”模型,即是通过“为什么做?做了什么?做的怎样?谁来做?如何盈利?”五问形成逻辑闭环,以“重大性、真实性、落地性、创新性”强化项目竞争力,他以其指导的国赛金奖项目进行分享。他针对师生关心的如何打通参赛痛点,建议采用“3+1”策略:PPT以“痛点-方案-验证”五幕剧叙事,VCR融合技术动画与权威支撑,商业计划书量化“客户获取成本-终身价值”的比较价值模型,辅以专利、订单等实证材料。在互动环节中,邱老师提醒参赛团队“聚焦问题解决,避免技术堆砌”,并有针对性进行系统布局备赛。

国赛评委周欢伟博士以“创新创业项目遴选与策划技巧”为主题进行第二场讲座,他从主赛道、红旅赛道的特点出发,深入剖析了创新创业项目特征、创新创业项目策划、创新创业项目遴选与打磨的核心要点。针对如何打造金奖项目,他结合多年的评审经验与国赛经典案例,从项目核心竞争力、团队构建、路演答辩等方面给出了具体指导,帮助师生明确备赛方向。他强调项目遴选应如“航母螺丝”——既服务尖端领域,又赋能国计民生,并能依托院校特色学科进行攻坚。在成果转化与教育生态构建上,周老师以广州铁路职院为例,通过“专业群+产业链”孵化机制,三年孵化科技企业19家,高转化率达38%;周欢伟提出“技术-场景-资源”三维转化路径,建议联合企业打通“实验室-中试基地-产业园”链条;并建议在学校推行“双导师制”,引入企业资源助力高校双创教育改革。

本次活动不仅为参会师生带来了备赛经验,也为开展双创活动、创新大赛组织工作、提升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入孵项目质量和参赛作品竞争力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创新创业学院和大学科技园将继续秉持创新大赛“我敢闯,我会创”精神,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断强化大学科技园内涵建设,为师生打造优质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平台,全面提升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Copyright©2022 九江学院大学科技园版权所有 爬闪数媒提供技术支持 备案序号:赣ICP备案 100045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