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基本情况
王立滨,女,1988年从九江财专劳动经济专业毕业。现任北京华韵尚德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
二、事业发展历程:
王立滨毕业后,辗转几个部队军工厂,在此期间,她态度认真,表现出色,工作了5年后提升为处长。2000年,对国有企业相对僵化的管理不满,同时心怀抱负的她,从军工厂出来只身来到北京闯荡。在管理上别具心得的她,最初被民营企业老板看中从单位挖走做管理工作,后来跳出束缚选择了走自己创业的道路。
“你别看我现在这样心宽体胖的样子,我那个时候真的挺瘦的。一米七的个子,才一百零二斤。”王立滨调侃在民营企业老板手下工作的日子说道。那时,身体单薄的她在辛苦工作下生了病,一直没有时间看医生。拖了几天,去工厂的时候病得走路直打晃。工人们看不下去了,纷纷劝她休息。晚上,撑不住了去看了医生,回到工厂已经是十二点多了。就是这样的身体条件下,老板依然马上要求她到办公室谈工作,一谈就是两个小时。凌晨两点半,两个小时的谈话里,老板没有一句问候她的身体情况。心寒的王立滨在第二天就向老板提出了辞职。在承德养病的时间里,王立滨暗暗立誓:哪怕卖冰棍,我也不给别人打工了!
“我的管理做得很好。”王立滨自信地说。当时的她应聘管理岗位,已经可以轻松拿到六千左右的月薪。但是她没有。每天清晨,她买回许多报纸,搜寻有价值的信息。看着清晨忙碌上班的人群,她有些许惆怅,却也在心里明确的告诉自己既然选择了来到北京,就不能回头。人,得替自己争口气。
她选择了自己开服装厂,主打职业装。02年建厂,04年的时候,工厂已经做到了北京的前十名的地位。但是服装毕竟是传统行业,门槛低,已经做得不错的王立滨不满足现状,仍然在物色新的项目,发掘潜在的商机。她考虑过高科技,但是考虑到很多高科技项目偏向实验室项目,生命力不够旺盛,同时太高端的项目由于资本不够雄厚,她也承担不了。就在这么边做、边寻找的时候,德国人慕名找上门了,提出想要在文化传媒方面合作。起初王立滨想,她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东北人,一路上经常接触的很多是部队的人,性格也是豪爽大气的,怎么想都和文化传媒联系不到一起去。在2009年年初的时候,德国人的策划案就已经放在了她的电脑桌面上,但在此期间她并不感兴趣,只有两次不小心打开了。09年年底,德国人再次来与她谈这个项目,王立滨热情直率的个性、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打动了德国的合作伙伴,他们竭力劝说她接受这个项目。许多王立滨的朋友,通过对中国经济与文化大方向的判断,也都赞成她接受这个项目。王立滨这才开始对德国伙伴的策划严肃起来,她花了六个月的时间仔细研究了这个项目,调查情况,查阅许多资料,摸索大环境与走势,包括计划承接之后将以怎样的模式进行等等。2010年,北京华韵尚德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同年4月,王立滨与德方签订合同,四个月后,日播栏目《来看吧》在德国开播。“用它们做平台,宣传中国和传播中华文化。架起中德桥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其实做跨国传媒,困难远比人们想象得多的多,关键在于我们要懂得双方的游戏规则,而不是固守自己的游戏规则,固步自封,止步不前。”栏目一播出,反响非常好,我们发现,德国对中国的认识远比我们想象的少。最开始的几期节目,播放的是一个出租车司机的一天。家在挺远的地方,几点爬起床,怎么揽活,辛苦了一天回到家,先抱一抱、亲一亲小侄子……就是这样在中国人眼中平淡的一天,却让德国人十分感动。《来看吧》这档节目登入了五家电视台,几乎覆盖了整个德语系。2010年11月,德国媒体局局长会见王立滨董事长,称“栏目在德国具有里程碑的作用”。2012年7月,我国商务部更是公示华韵尚德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为“2011-2012年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2011-2012年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像一棵大树,华韵尚德从一颗种子,慢慢成长,到开枝散叶,到现在果实累累,一片欣欣向荣的样子。
“这么多年工作下来,学校教的东西是终身受益,是融入我们骨髓、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只是那个时候不知道,总以为很多课是没用的。”提到当年校园的生活,王立滨颇有感叹。“用前段时间流行的穿越来说,如果给我一次机会穿越回去,我会好好学每一门课,扎扎实实的学会,而不是只是应付考试。同时,我还后悔在学校的时候,没有多和老师沟通。很多老师有他们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人生阅历,在我们大学的时候,多和他们沟通、交流,他们会把很多经验传授给你。”说到这里,王立滨也表示了她对于大学生兼职热的态度,她并不是太赞成大学生兼职,她希望大家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在打基础上,而不是急于求成,在该汲取养分学知识的时候,太在意赚钱,太浮躁。实践要有,但是理论基础一定要扎实。王立滨虽然希望现在的大学生能够扎实学东西,但是在招人用人的时候,她却并不把学历和学校作为用人的硬性要求。“我自己就是财专出来,我并没有名校情结,不管是清华北大还是咱们九江学院,到了一个新的地方,都一样要用心,踏踏实实的学。”所以对九院的师弟师妹当中存在名校情结的问题,王立滨觉得很没有必要。“只要用心,一样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这一次采访老校友的活动就很有意义,让孩子们能从我们的故事里学到些什么,我们就很开心了。”
当被问到“觉得现在成功了么?”王立滨笑了。她自信又温和地说,“我觉得我成功了呀。国家文化方面在这块之前是个空白,咱们在把这个空白补上了。我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我对中国文化很骄傲,我们在传播也在传承中华文化。做跨国公司的同时,我们也尊重文化,包容文化。”她信仰佛教,相信用心和真诚的力量,并且觉得她和她的企业是一种渡人的过程。为社会提供就业,创造财富,从更大意义上说,是架起了中德文化沟通交流的桥梁。桥梁一旦建立起来,将有更大的升华的意义。王董的诚心也体现在用人待人上。一些华韵尚德公司已经离职的员工,每年依然会给她寄明信片、礼物,在听说她身体不好的时候会辗转各个地方,买药寄给她,就是因为在跟着她的时候学到的不止是工作的技能,更是人生的态度、信念,和对真善美的感悟。
回顾这段创业历程的时候,王董坦言,知识,人脉,经验等等都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用心。“不管哪个岗位,关键只有两个字:用心。我不怕你出错,错了一次,用心学用心记,下一次就不会错。”在与王董的谈话过程中,用心两个字,一直贯穿始终。她对九院学子的寄语也是如此:“请记住三个用心。用心学习,用心生活,用心过好每一天。”简单一句话,确是箴言。
三、寄语莘莘学子
用心学习,用心生活,用心过好每一天